LEO娛樂城 / 娛樂城排行 / 最新娛樂城 / 熊貓體育 / 牛牛 / 電子老虎機

攻守實力持續進化,KyleLewis會是水手隊的未來希望嗎?

LEO娛樂城, 娛樂城排行, 最新娛樂城, 熊貓體育, 牛牛, 電子老虎機

勝少敗多、大物新秀養失敗、打線死氣沉沉、投手也雜魚充斥、季後賽總是沒他們的份……對水手迷而言,以上形容詞應該都很熟悉。做為本世紀命運最坎坷的MLB球團之一,

娛樂城排行

他們充分詮釋了何謂「萬年弱隊」。過去18季,水手隊年年無緣季後賽,

電子老虎機

僅有其中七季贏多輸少。今年大概也不例外 — 縱使疫情下的縮水球季,給予弱隊更高的翻身機率,他們截至目前12勝19敗、-33得失分差,都只排聯盟倒數前六。眼下,進階數據網站FanGraphs的預測系統,推算水手僅有2.5%機率進季後賽。你當然能說他們這季的目標就不是進季後賽,但還是清楚地彰顯了百廢待興的現況。本世紀以來鮮少讓水兵迷興奮的打線,在2017、2018年分別交出103、100wRC+進攻產能後,去年雖靠著打更多飛球的進攻策略,交出自上次打進季後賽最高的團隊純長打率、全壘打數,但過高的三振率使wRC+降回97。而本季的表現更讓人無奈:比起去年,

熊貓體育

打線的三振率下修超過1%,但保送也減少0.7%;且飛球率更下降5.4%,導致純長打率從0.187銳減至0.15 。全隊的打擊輸出只有低迷的0.228/0.304/0.378、90wRC+。目前全隊僅有四名正規打者 — Kyle Lewis、Austin Nola、Dylan Moore、Kyle Seager,進攻產能優於MLB平均。 我們今天想探討的,就是這四位的其中一人:Kyle Lewis,這名現年25歲、本季仍持有新秀資格的先發中外野手,會是水手重建打線的過程中,第一個亮點及未來希望嗎?雖然其他三人並非不有趣,但Lewis能否成功恐怕最值得關注 — Seager本季回春的成績確實讓人驚艷,但四個月後將滿33歲;Moore現在0.354BABIP、28.4%三振率的數據,顯示其實力不如帳面成績;Nola的棒子確實越來越讓人期待,但也已經30歲。其餘年輕打者如J.P. Crawford、Tim Lopes、Evan White…等人,也並非沒潛力,不過目前仍落後Lewis一步。如果你仍不熟悉Lewis,可以先看些數字。近兩年MLB共387人累積至少200打席,而Lewis這段期間的162wRC+只落後當中五位 — 包括Yordan Alvarez(去年美聯新人王)、Mike Trout(去年美聯MVP)、Neslon Cruz(全聯盟最強DH)、Christian Yelich(去年國聯MVP);緊隨其後的則有Anthony Rendon、Fernando Tatis Jr.這些你應該也聽過的名字。當然,200打席是刻意替Lewis量身打造的門檻,前述提到的這些打者,沒人打席數少於378、也只有Alvarez不到500打席。反觀Lewis僅累積205打席 — 他的樣本數太小,因此成績肯定得打折扣。 但真正更有價值的討論是,這200打席的資訊能說明什麼?他究竟有多少實力?水手應該對其抱持多高的期待?進入數據分析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Lewis的背景。首先,他有個評價毀譽參半的新秀生涯 — 他是2016年首輪第11順位的選秀大物、兩度入選Baseball America和MLB官網的百大新秀榜(2017年落在30名上下、隔季降到70名左右)。但平庸的場上表現,使其價值不斷下修 — 他在高階1A、2A和整個小聯盟的攻擊指數,分別僅有毫不起眼的0.73、0.727、0.751。此外,Lewis在高階1A及2A的被三振率更都高達27.2%、27.5%,揮棒穩定性差、容易揮空,就是他在小聯盟的寫照。加上該隊近年臭名昭彰的新秀(尤其是打者)養成能力,Lewis成為下一個失敗品的機率顯然不低。今年季前,FanGraphs網站的球探只將他排隊上農場第11名、未來價值45分(MLB平均等級選手應為50分)的位置。大聯盟官網去年也將他排水手農場第10。球探普遍認為,揮空率太高、三振過多、球棒控制弱…等麻煩,將持續困擾著Lewis。若他要成為有用的MLB選手,唯一途徑就是將評價上乘的擊球力量發揮到極致。運動視界另一名專欄作者Benny Ice在今年7/26號寫到Lewis時,同樣也將其優點,聚焦在擊球力量的潛能。有趣的是,FanGraphs球探報告還拿出兩個MLB模板 — Domingo Santana、Jorge Soler,做為Lewis若能在大聯盟獲得成功的對照組。Soler生涯打擊三圍0.254/0.336/0.478、10.1%保送率、27.7%三振率、115wRC+;Santana則是0.255/0.341/0.447、10.9%保送率、31.9%三振率。他的型態似乎已經很明瞭:就是頗有長打威脅、有時也能選些保送(雖然Lewis不以精準選球著稱,但也許是憑著長打威嚇力、以及偏保守的出棒率,他在2A仍有10.9%保送率),但擊球準度不佳的問題,會顯著地限制其生涯天花板。 而他初登板的成績型態,也確實很符合球探描述。截至今年美國時間7/25號(也就是Benny Ice針對Lewis的優缺點撰文分析的那天),他在生涯為數不多的83打席,就敲出8轟、13支長打、純長打率0.372。駭人的長打效率,直接將打擊三圍推高至0.269/0.301/0.641。他的擊球數據其實沒那麼恐怖 (別把Lewis想成Joey Gallo或Aaron Judge),但這段期間480位累積80打席以上的選手中,Lewis的90.1英哩平均擊球噴速仍排第70名 — 雖不算頂尖,但還是很不錯(若你有興趣知道,Soler和Santana的生涯數據為91.4、89.4英哩)。但另一方面,他的擊球準度只能用悲劇形容。上述480人中,Lewis是唯三Contact%(擊中球率)不到60%的打者。這導致其BB%和K%都是很慘烈的4.8%、39.8%。所幸選球還算堪用 — 這段期間(去年初登板到本季7/25號),Lewis揮擊好球率、追打壞球率之間的差距排第221名,整體揮棒率第233名,都略高於聯盟平均。然而,即便他靠著不科學的擊球產能、以及不差的選球表現,堆出了142wRC+,

牛牛

依舊沒人能憑著如此低迷的擊球準度,長期生存於MLB。自2010年後,只有七個選手賽季的Contact%低於65%,也僅有2017年的Gallo寫下低於六成的Contact%。且即便是2017~2018年Contact%六成左右的Gallo,都得靠著93.9英哩(聯盟第二)的平均擊球噴速,才能勉強擠出113wRC+。另一個長期維持超低Contact%、2010~2011年的Mark Reynolds,即便他的數據更接近65%、也有一季40轟的能力,wRC+依然只有96。若將時間拉得更長,越能彰顯Lewis超低的Contact%有多難以持續:2010年後,只有17位打者能在Contact%不到七成的情況下,在大聯盟打超過2000打席,數據最差的Miguel Sano也有63.8%。就算門檻下放至1000打席,也只有Gallo這種異類能存活。 但前面也說了,Lewis的力量完全不屬於這種異類等級。Sano生涯平均擊球噴速高達93英哩、Gallo更有93.6英哩、去年大聯盟Contact%最糟的Franmil Reyes也有93英哩。上述提到的模板 — Santana、Soler的擊球數據可能更接近Lewis,但比起後者接近四成的K%、不到六成的Contact%,前兩人的生涯K%不到三成、Contact%則逼近七成。簡單來說就是:擊球準度跟Lewis一樣差的打者,通常有更好的力量;而力量跟他差不多的打者,通常有更好的擊球準度。本站作者Benny Ice也曾提過,他的Statcast預期數據(如xwOBA)不如其他頂尖的力量型打者出色。除了Lewis的炮瓦確實尚未到達該等級、且三振太多,其實還有另一個理由:他打太多滾地球。用上述提到的幾位炮手比一下就知道:Gallo生涯滾地球率僅28.9%、Sano也只有36.9%、Reynolds則是38%、Soler略高於四成;那麼Lewis呢?去年和本季分別為51.2%、45.1%。他生涯32%的飛球率,

LEO娛樂城

也比本文提到的所有長打者都還低。整體而言,直到今年7/25號前,Lewis交出的打擊內容其實很讓人擔憂:他的力量並不頂尖(雖然很不錯)、打太多滾地球、擊球準度更是不忍卒睹。然而,自Benny Ice發文的那天後,情況似乎明顯轉變: Kyle Lewis,揮棒數據 期間 壞球追打率 好球揮棒率 壞球擊中率 好球擊中率 整體擊中率 09/10/2019~07/25/2020 30.2% 66.5% 38.5% 70.6% 60.3% 07/26/2020~08/25/2020 21.5% 58.5% 56.6% 82.2% 75.6%   Kyle Lewis,擊球數據 期間 平均噴速 平均仰角 Barrel% HH% 拉打率 往中間打 推打率 09/10/2019~07/25/2020 90.9 11.3 21.7% 47.8% 30.4% 32.6% 37.0% 07/26/2020~08/25/2020 86.9 6.6 8.9% 32.9% 26.6% 44.3% 29.1%  表格上列的樣本只包含本季前兩戰,所以基本上可直接當成去年與今年的分野。我們可清楚察覺Lewis今年的策略調整。首先,他縮小了揮棒熱區 — 壞球追打率、揮擊好球率各自下降8.7%和7%。另外,擊中球率則大幅攀升,從去年低迷的60%左右,來到本季已經優於聯盟平均的75.6%。綜合來看,他的揮棒變得更消極保守,但擊球準度明顯提升。 然而,Lewis的擊球數據也發生劇變:擊球噴速大跌4英哩、仰角也銳減將近5度、Barrel%(預期打率超過五成、OPS超過1.5的擊球)砍了快六成、Hard Hit%(擊球噴速超過95英哩)也衰退了15%。翻成白話就是:他的擊球品質大幅衰退。Lewis的滾地球率還是很高,

最新娛樂城

從47.8%變46.8%;但許多飛球轉換成平飛球,前者下降7.9%、後者上升8.9%。考量平飛球產值優於飛球,這買賣固然劃算,但擊球品質重挫仍導致總產能下滑:去年當他把球打進場內,預期產值有0.584xwOBA,今年只剩0.468。兩季相比,他的飛球平均噴速從101.9英哩暴跌到90.7英哩、平飛球從96變92.6英哩、滾地球從83.8變81.8英哩;三種類型的擊球,xwOBA分別比去年下降了1.038、0.164、0.042。不過Lewis的轉型也並非毫無回報。首先,擊球準度提升、更挑剔的揮棒,讓他大幅下修了三振率,並提升保送率: 上圖顯示Lewis生涯所有連續10場期間,保送率、三振率的漲跌。很顯然,在Contact%提升、並選掉更多壞球的情況下,他的兩項數據都往正面方向挪移。他的整體擊中球率、打中好球的機率,也都在球季期間逐漸攀升: 但與之相對的,則是純長打率、強勁擊球率的下滑: 是的,Lewis總共只花一個休賽季,就讓進攻型態產生徹底轉變 — 他的Contact%從聯盟墊底,上升到接近平均、選球也維持在水準之上(本季好壞球揮棒率相差39%,聯盟均值為37.4%)。他目前23.1%的K%剛好貼齊MLB平均、BB%則高出4~5%,跟去年簡直判若兩人。考量本季樣本數仍是偏少的130打席,上述成績或許會往職涯平均迴歸,但另一方面,這些數據也通常能在較短時間內,反映球員的狀態、策略,因此Lewis未來能交出堪用、或接近平均的三振保送比的可能性,依舊大幅提升。那麼,本季擊球品質的弱化是需要擔心的問題嗎?首先,靠著今年上升至24.4%的平飛球率,他的場內擊球xwOBA雖低於去年(從0.584降到0.468),也還是比MLB平均高。但仍需注意的是,今年Lewis的擊球噴速(87.3英哩)已跌至聯盟平均(87.9)以下,這意味著,只要某些頗不科學的數據回歸正常 — 例如這季高達0.44的BABIP(球打進場內後形成安打率)、生涯超過三成的HR/FB(飛球形成全壘打的機率)、今年上漲過多的平飛球率和三振保送比……等等 — Lewis的打擊數據(生涯截至目前0.967OPS、162wRC+)會有很廣闊的下修空間。只不過,以一位在小聯盟掙扎許久、還跳過3A直升大聯盟的打者而言,他的進步速度、修正缺陷的能力,似乎都比想像中好很多。除了調整進攻策略,Lewis的打擊機制也有更動跡象 — 例如,相較於去年(上圖),他這季的打擊準備動作站得更直(不若去年蹲得深),握棒位置亦稍微更貼近身體: 而這樣的改變,或許(使用這個詞是因為我並非打擊教練、也不是機制專家,只是單純點出改變之處)也能讓Lewis更早完成轉身,避免揮棒完全的時機太晚。(上圖為去年,球進本壘板前仍能看到其背號;下圖為本季,顯示他似乎能更早進入轉身揮棒的階段): 無論原因為何,本季的Lewis突然展現出與剛升上MLB時截然不同的樣貌。 之前的他是一個很難打到球的力量型打者,現在則是力量普普、但擊球準度堪用也有選球能力的打者。雖然過度犧牲擊球力量並非好事(投手有可能將更積極進攻Lewis,連帶使其保送率下滑),但比起過去Contact%只能在六成上下徘徊、炮瓦還不是最頂尖的打擊型態,現在的Lewis風險更小、更堪用,只要擊球品質能再回溫一些,就有機會成為穩定高於平均的打者。然而,他絕對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 就如前述所提,Lewis的滾地球率還是太高、而且今年往中間打的頻率大增,顯現他或許是為了提升擊球準度,犧牲太多揮棒力量。若他往後能繼續升級擊球內容、或調整擊球型態,應該還有更高的天花板。此外,Lewis的正面貢獻不僅限於打擊 — 根據Statcast的數據OAA,他本季在中外野的守備範圍有優於平均的評價;此外,他的傳球臂力也在眾多球探報告上獲得高評分。而速度方面,雖然他不是一名超級快腿,但Lewis這季的衝刺極速仍有每秒27.9呎、聯盟前20%的水準。或許講出來很難相信…但整體來看,Kyle Lewis或許真的是近年以來,水手隊出產過最值得期待的年輕野手。即便小聯盟打得掙扎還跳過3A,他卻能立刻在MLB打出成績;從幾乎打不到球,到調整打擊機制後,最弱的三振保送比馬上大躍進;如果這些原本讓Lewis不被看好的缺陷都能克服,誰還能再輕易否定他的天花板? ======================================================圖片來源:Google、Zim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