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職球季開始前筆者曾撰寫3/4的球場大戰第二章,
線上二十一點
文中提到今年的主場經營是三強鼎立,在三月底筆者親自體驗新莊「全富武莊」主場後,
金好運娛樂城
日前筆者特地前往臺中洲際球場,以球迷的角度來體驗中信兄弟今年的主場經營。 筆者在稍早的文章提到「中信兄弟球團」在2015年認養洲際球場,實際上是錯誤的。洲際球場的實際認養單位這幾年都是「午資公司」,雖然股權99%在母企業中信集團,但這幾年中信兄弟球團都只是「承租」洲際球場。對於這個錯誤筆者也在此跟讀者致歉。 2016年筆者也曾來過洲際球場觀察並留下深刻印象,也撰寫心得文在此發表(見延伸閱讀),很快的兩年過去了,這段期間出現了許多變化,到底兩年後的洲際球場主場體驗會有什麼差別?是驚喜?還是嘆息?筆者會在下面細說分明。 這篇先從球場外圍說起
兩年前筆者最感到好奇的,就是當時還在施工中,被圍籬阻擋的半圓形白色建築體,根據當時的新聞報導,這是「棒球運動休閒園區」第一期的建築主體,臺中市長林佳龍還表示這是「學習東京巨蛋的成功經營模式」,預計引進飯店、遊樂設施、棒球博物館、運動酒吧等休閒娛樂場所。「迷你蛋」的主體則是「多功能運動中心」。 2017年七月,園區第一期工程完工啟用,並正式定名為「洲際棒球場文創園區」除迷你蛋正式啟用,臺中棒球故事館、運動咖啡館與中信兄弟商品專賣店等也都同時開張,而且今年臺中棒球故事館還特地舉辦「龍耀—追憶味全龍特展」,這都讓筆者對於迷你蛋完工後的洲際球場新風貌非常期待。
從公車站下車後,過馬路立刻就能看到白色半圓外觀並加上紅色縫線的迷你蛋主體,搭配後方的洲際球場,真的很有「棒球文創園區」的感覺。
在得知園區的臺中棒球故事館開幕時,筆者為了保持最大的新鮮感,完全刻意避開相關的報導與網友發表的心得文,因此在出發前,筆者一直有個既定印象:臺中棒球故事館一定是在迷你蛋裡面,入口不是在正門就是在與洲際球場的連接通道。
因此當筆者看到迷你蛋正門招牌寫的是「婚宴廣場」時,筆者真的是瞬間冰凍,以為看錯了。
既然大門不是,那麼就往裡面走吧,但除了看到應該是園區入口的立柱招牌外,完全看不到任何有關臺中棒球故事館的痕跡。 事後重新查找新聞,才發現這顆迷你蛋的定位從16年四月宣稱的「多功能運動中心」已經悄悄改成「球形文創藝文會展中心」,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迷你蛋的主體是「宴展中心」。一樓是中式婚宴場館,三樓是最多可以容納三千人的多功能展館。
但推測應該是三樓入口的通道,目前看起來也沒有多少活動,更別提與「運動」或「文創」有任何關連。難道「婚宴廣場」也是運動或文創活動的其中一項?對於這點筆者仍感不解。
從迷你蛋繼續往洲際球場方向走,兩年前設立圍籬的位置,現在變成通道,兩邊還設置迷你餐車,提供各類特色飲食。
再往前走,會看到一段頗有氣勢的白色通道(上方即是洲際球場通往迷你蛋三樓的通道),雖然配上古典風格的燈飾,但筆者第一眼看到的感覺不像是前往球場,而是通往婚宴會場。
再走下去,這才看到有「棒球」「文創」感覺的外牆壁飾,以美國球場紅磚風格搭配上「應該」是本土早期漫畫樸拙風格的仿圖卡漫畫,確實開始有「這裡是球場」的感覺。
走道球場底下,這才找到「臺中棒球故事館」的入口,原來就在球場正下方。從入口就能看出「復古」風味,故事館裡面的空間雖然不能說非常大,展品與解說也稍嫌簡單,仍能看出經營者的用心,至於故事館裡面的展覽內容,筆者會另外撰寫,
線上運彩
這裡先行跳過。 跟臺灣大部分的文創園區規劃相同,
線上牛牛
在走完展覽場館的盡頭,就是相關文創商品販賣中心,這裡因為是棒球故事館,又同時進行味全龍特展,因此裡面販賣的多為味全與其他球隊的商品。 這裡就是運動酒吧,裡面有賣飲料與三明治之類的簡單食品,裡面也有電視隨時播放各項運動賽事,
娛樂城優惠
以這個酒吧的裝潢內容與品質而言,這裡的消費比起臺北大部分的運動酒吧都要實惠非常多,唯一可惜的是非比賽日營業只到傍晚六點,其實可以再延長的 下面會放幾張差不多位置16年與今年的照片,其間差異就讓讀者自己欣賞。
這裡要提一下個人在這次前往洲際看到的一些疑問。首先當然是所謂「棒球文創園區」的定義。其實多元化經營確實是職業運動場館想要維持甚至賺錢的不二法門。筆者在日本也看到大部分的職棒主球場甚至在規劃初期就把商場與遊樂設施都包含在內。
但,只要掛上「文創」這個名義,就能把任何可以盈利的經營項目放在園區內?上面這個花團錦簇的休憩空間,很明顯是由經營迷你蛋一樓的婚宴業者負責認養,如果單看這個空間,真的非常漂亮,但風格也真的跟「棒球」非常不搭,會把「婚宴」這個要素納入棒球文創園區,難道是為了將來「球場婚禮」會成為中信兄弟的重要活動項目而預作準備?
如果看一個單位是否重視自己認養的項目,「外觀」是非常基本但絕對不能忽視的項目,洲際棒球場文創園區啟用到現在還不滿一年。但是這張照片可以看得很清楚,迷你蛋外表已經有非常明顯的髒污,而且會黑到那個程度代表認養單位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進行外表清洗。筆者認為就算目前臺灣冬天西部空氣污染嚴重,半個月整理一次都不會讓外表髒污變成現在這個程度。這讓筆者對於迷你蛋的使用率與維護是否達標,有著深深的疑慮。
另外這是一個相對較小的細節,臺中棒球故事館為了展現對味全龍特展的誠意,特地在室外設置這幅元年奪冠的壁飾,讓身為龍迷的筆者深深感動。
只是……這個放置的位置,真的非常奇怪,既不在迷你蛋旁通往故事館正門口的主通道旁,另一邊的通道也非常狹窄,會特地從那裡走過來的球迷數量也不多,很可能許多龍迷來洲際看特展後,
百家樂
根本不知道故事館有設置這份貼心。筆者真的不明白,既然花了錢有誠意的製作,為何不放在更顯眼的位置,讓更多球迷看到故事館的用心呢? 球場外筆者看到的東西大抵就是如此,下一篇會開始寫球場內的部分,到底兩年期間有哪些「變」與「不變」呢? 延伸閱讀2016洲際球場紀行(1)球迷巴士&球場周圍 2016洲際球場紀行(2)「有感」的外觀、廁所與飲食攤位 2016洲際球場紀行(END)全新螢幕與其他 ,